鈦及鈦合金具有比強度高、耐高溫、耐低溫、耐腐蝕性、密度小等眾多優異特性,在汽車工業、軍工領域、航天航空等領域均勻廣泛的使用,具有十分良好的發展前景[1,2]。Ti-
6.5A1-2Zr-1Mo-1V合金(也稱TA15合金)是一種典型的近α型鈦合金,具有適中的強度,因為該合金不但添加α型穩定元素Al和β型穩定元素Mo和V,同時添加了一
定量的中間元素Zr,使該合金具備優異的焊接性能、熱穩定性能和良好的塑性等特點,在航天發動機葉片、飛機輪轂、飛機承重件等領域有廣泛使用[3,4]。
因為Ti-6.5A1-2Zr-1Mo-1V合金的應用領域廣泛,故對性能的要求愈加嚴格,研究領域也十分多元化,范朝等[5]研究了TA15合金粉體制備及其SLM成形性能,結果表明:
霧化壓力的大小,對不同位置的粉體的松裝密度和流動性有明顯影響;而改變隨熔煉功率除了影響松裝密度和流動性外,對粉體衛星球和球形程度的優異性也有影響;在制成的
樣品橫截面處有格子形貌出現,大量交錯分布馬氏體存在格子內部;而縱截面位置則出現一定數量的β柱狀晶。馬慶等[6]研究了TA15鈦合金雙道次熱壓縮變形軟化行為及等
軸α相組織演變規律,結果表明:流動應力的大小受到應變速率和變形溫度的影響;合金在保溫時,有靜態軟化現象產生,變形溫度越高其軟化率越高,同時發現合金組織中的
等軸α相在此過程中細化明顯,其細化程度受到靜態軟化影響。
本文以Ti-6.5A1-2Zr-1Mo-1V合金棒材為研究對象,研究棒材在經退火處理后,不同位置微觀組織和拉伸性能,探索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,為該合金的應用作出一定參考。
1、試驗材料與方法
本試驗材料為新疆湘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直徑為150mm的棒材,該棒材經三次真空熔煉以及多火次鍛造而成(圖1a所示),其成品化學成分為(質量分數,%):6.7Al、1.7Mo、2.2V、0.2O、Ti余量。Ti-6.5A1-2Zr-1Mo-1V棒材鍛態低倍組織如圖1b所示,由圖1b可得,棒材低倍組織為均勻的半模糊以及模糊晶,晶粒分布十分均勻,并無冶金缺陷以及肉眼可見的裂紋、折疊、分層組織、氣孔、偏析、細晶亮帶,以及金屬或非金屬夾雜,符合《GJB2744A-2007航空用鈦及鈦合金鍛件規范》的2類組織。
依據《GB/T23605?2009鈦合金轉變溫度β測定方法》測得合金的相變點為1010℃~1015℃,其相變金相組織如圖2所示。
從成品棒材中切取長度為80mm樣棒,按《GJB3763A-2004鈦及鈦合金熱處理》中所規定制度對棒材進行熱處理,其熱處理制度為850℃×2h/AC,隨后進行微觀組織以及力學性能的測試,拉伸式樣的取樣方向分別T向(棒材橫向)和L向(棒材縱向),微觀組織使用型號為ICX41M的光學顯微鏡觀察,使用INSTRON萬能試驗機測試棒材的室溫以及高溫拉伸性能,其中每組試驗測試三個式樣,最后取平均值。
2、結果與討論
2.1原始微觀組織
棒材鍛造完成后,在鍛棒的邊部、D/4處、心部分別進行顯微組織觀察,棒材具體形貌如圖3所示,棒材橫向和縱向的微觀組織為典型的α+β兩相區鍛造加工而成的組織,組織中原始β晶界完全破碎,組織由初生α相和β轉變組織構成β轉變組織包含軸細小的次生α相和β殘,其中棒材邊部以及D/4處的微觀組織中具有較高的等軸化程度,而心部組織中出現少量被拉長的初生α相組織,總體而言,組織橫縱向差異較小。
2.2退火態微觀組織
經退火后的鍛棒邊部橫、縱向的顯微組織(圖4a1、4b1)均為雙態組織,與原始金相組織相比,橫向組織中除等軸α相外,還存在少量拉長α相組織,經檢測可得其初生α相含量為47.8%,α晶粒平均直徑為20.3μm,晶粒度級別為8.3級,拉長的條狀初生α長度不超過0.25mm,該組織符合GJB2744A-2007中的2類組織。組織中縱向的初
生α相含量為42.8%,平均α晶粒直徑為37.8μm,晶粒度級別6.8級,條狀初生α長度不超過0.25mm,顯微組織符合GJB2744A-2007中的4類組織。對比邊部位置橫、縱向顯微組織,橫向組織中初生α相含量略高于縱向顯微組織,且橫向組織中平均α晶粒直徑低于縱向組織,縱向組織中拉長α含量高于橫向組織。
D/4處橫、縱向的顯微組織與頭部組織類似,經檢測橫向組織初生α相含量為54.5%,平均α晶粒直徑為16.2μm,晶粒度級別為8.9級,條狀初生α長度不超過
0.25mm,且顯微組織符合GJB2744A-2007中的2類組織,縱向組織初生α相含量為55.4%,平均α晶粒直徑為25.4μm,晶粒度級別7.6級,條狀初生α長度不超過0.25mm,顯微組織亦符合GJB2744A-2007的2類組織。對比D/4處橫、縱向顯微組織,初生α向含量相差不大,縱向平均晶粒度大于橫向組織,橫、縱向組織等軸化程度均較高,且有明顯的方向性。
退火后棒材心部位橫、縱向的顯微組織同樣為等軸α和少量的拉長α組織,經檢測橫向組織初生α相含量為62.0%,平均α晶粒直徑為25.6μm,晶粒度級別為7.6級,條狀初生α長度不超過0.25mm,顯微組織符合GJB2744A-2007的2類組織,縱向組織初生α相含量為62.9%,平均α晶粒直徑為27.0μm,晶粒度級別7.5
級,條狀初生α長度不超過0.25mm,顯微組織亦符合GJB2744A-2007的4類組織,對比中心部位橫、縱向顯微組織,初生α向含量以及平均晶粒度尺寸均相差不大。
合金經退火處理后,組織中析出新的次生α相,與組織中剩余的殘余β相形成新的β轉變組織,經退火后的組織仍為雙態組織,組織的次生α相的析出由退火后的冷卻速度以及β基體中元素含量所決定[7]。
退火溫度的高低會影響組織中元素進行再分配,當溫度較高時,α相向β相轉變會增多,而元素進行再分配會導致位于β相中的β穩定元素含量降低,當α穩定元素含量增加時,冷卻過程中β相的穩定性下降,促使次生α相析出。
2.3退火后室溫拉伸性能
在樣棒D/4位置取室溫拉伸試樣,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,合金的抗拉以及屈服強度較高,且橫、縱向差異較小,符合標準要求。
拉伸式樣在進行變形時,滑移會在等軸α晶粒中率先開始,在拉伸不斷進行過程中,滑移會占據更多的初生α相,因為組織中同時含有β轉變組織,滑移還會向β轉變組織內擴展,β轉變組織中的次生α相是對合金強度起到主要影響[8],眾多的次生α相交錯分布,同時相界面也會對滑移起到阻礙效果,增加合金變形難度,增加強度。由于等軸α相會減小滑移帶的間距,減小位于晶界處的位錯塞積,推遲空洞的生長,增加斷裂合金承受的形變程度,增加合金塑性[9-11]。
2.4退火后高溫拉伸性能
同樣在樣棒D/4位置取高溫拉伸試樣,拉伸溫度為500℃,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,相比室溫拉伸性能,合金的抗拉以及屈服強度較低,而塑性較高,橫、縱向差異較小,符合標準要求。
通常情況下,提高變形溫度會增加組織內部的熱激活能,原子振幅與動能會增加,同時增加空位和位錯的活躍程度,增加滑移系數量的同時降低滑移產生的臨界分切應力,減小晶面進行滑移時的阻礙,降低合金強度。同時,在進行高溫拉伸時,部分位于組織中的相會溶解,強化作用減弱,進行拉伸時會產生動態回復,提高位錯內相的數量,提升軟化機制,塑性增加。
3、結論
(1)鍛后棒材橫向和縱向的微觀組織為典型的α+β兩相區鍛造加工而成的組織,組織中原始β晶界完全破碎,組織由初生α相和β轉變組織構成β轉變組織包含軸細小的次生α相和β殘,橫縱向組織差異較小。
(2)與原始金相組織相比,退火后棒材的不同位置的組織中除等軸α相外,還存在少量拉長α相組織。
(3)棒材室溫的抗拉以及屈服強度較高,塑性良好,且橫、縱向差異較小。
(4)相比室溫拉伸性能,棒材的高溫拉伸強度較低,而塑性較高,橫、縱向差異較小。
參考文獻:
[1]安強,祁文軍,左小剛.TA15鈦合金表面原位合成TiC增強鈦基激光熔覆層的組織與耐磨性[J/OL].材料工程:1-8.
[2]李永奎,齊海東,路林等.基于熱膨脹方法的TA15鈦合金的連續冷卻相轉變[J].材料熱處理學報,2021,42(12):69-75.
[3]唐學峰,黃振,溫紅寧,等.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TA15高溫拉伸變形行為精確預測[J].鍛壓技術,2021,46(09):67-76.
[4]李細鋒,曹旭東,王斌,等.鈦合金電輔助塑性成形技術研究進展[J].航空制造技術,2021,64(17):22-30.
[5]馬慶,魏科,唐海兵,等.TA15鈦合金雙道次熱壓縮變形軟化行為及等軸α相組織演變規律[J].材料熱處理學報,2021,42(08):40-47.
[6]馬慶,魏科,唐海兵,等.TA15鈦合金雙道次熱壓縮變形軟化行為及等軸α相組織演變規律[J].材料熱處理學報,2021,42(08):40-47.
[7]Lütjering G,Williams J C.Titanium[M].Berlin:Springer Verlag,2007:202.
[8]C.Sauer,G.Luetjering.Thermo-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high strength Ti-titanium alloys and effects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[J].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,2001,117:311.
[9]Huang L J,Geng L,Li A B et al.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[J].2008,489(1-2):330.
[10] Shi Xiaohui,Zeng Weidong,Long Yu et al.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[J].2017,727:555.
[11] Zhou Y G,Zeng W D,Yu H Q.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[J].1996,221(1):58.
相關鏈接